青建专访 | 洲宇 ·IN印向:多方对话,以人为本
“我们团队推崇民主架构,
每个人都可以冲上一线,只要你想 ”;
“我们关注最迫切需要设计力的群体,注重普世价值 ”;
“我们是一个非常容易' 争吵'的团队 ”;
“我最近在学日语,为去集团的东京TOD公司做准备“;
“我最近在看《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乘风破浪的姐姐》”
这可以分两部分来说,首先是我们有非常好的创意性设计。比如近期完成的厦门中奥游艇俱乐部项目,开发商在08年已经投入巨资拿地并且完成了场地平整工作,也陆续找过澳大利亚和法国的知名事务所,以及厦门当地的大型设计院给出过方案,但都不甚满意,最后找到我们希望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为这个位于海边的地块设计了一个类似海浪起伏的展示面,在大海的背景下,整个游艇俱乐部和酒店是一个鱼跃而出的姿态,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翔安区的重要门户建筑,并帮助中奥集团整合游艇的上下游资源以及全产业链,打造成为品牌的标杆以及企业形象的示范基地。在传统建筑设计体系里可能实现不了的答复,在我们这里充满可能性。
其二是我们有集团这个强大的平台支撑,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去年我们参与的成都天府新区蓝润集团总部基地一个250米的超高层项目,前期投标阶段联合了集团的施工图结构部门,幕墙部门,以及其他各专业部门,拿出了一套非常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方案,在和诸多一线设计集团同台竞技中拿到了技术标第一名。这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在超高层这个领域,突出的创意加上强大的技术支撑,让我们有自信去乘风破浪。
许海峰:从德国完成硕士学业之后,我先后就职于德国建筑事务所gmp的柏林和上海办公室。Gmp的核心价值观是对话式设计,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想从对话的对象,来谈谈与之前工作经验的不同。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是我在gmp的最后一个项目。其定位为一带一路会址的国家会议中心,服务对象是各国国家领导人,要求做到大气磅礴。工程本身是一个奇迹,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很好的完成了它作为地标的使命,但预算一超再超,这可能是外企在国内做大型公建经常遇到的状况。
在成立印向设计之后,我们也有幸参与了成都市新津县体育馆项目,因为撤县立区当地有了发展文体事业的契机。政府希望这是一个尽心尽力为新津人民添置新家具的项目,城投作为运营部门希望尽可能多的置入更多的功能,规划局希望做出一个地标作品,开发商则有着严格的造价控制。服务对象从之前的单一决策者,变成了多方的博弈。我们作为话语权远远弱于外企的设计方,必须同步跟进,给出多个方案,最后等待民众投票来决定最终方案。
这两个项目对我的启发都很大,不同于丝路国际会议中心,新津体育馆在有限的资源下调和各方需求,进行多方的对话,是很困难但也特别有意义的过程。
明道:大部分建筑师会梦想加入类似Gensler这样的顶级国际公司,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明确自己想要的,也许在其他地方会有更多的实现机会。我们成立IN是集合了非常多元的设计团队,在众多设计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非常快速的分享idea,非常快速的成长。IN给予团队极大的发展空间,鼓励学习和个性化发展。IN目前最大的挑战是需要快速的呈现优秀的作品,建立良好的口碑认可度,我们也确实在慢慢做到这一点,就近期我们正在运作的一些项目而言,我认为是不输于之前就职过的一些其他外企的。
田申:我之前既在大型商业设计公司工作过,也在家琨建筑这类明星事务所工作过,甚至还有几年的创业经历,相比较讨论与之前工作经验的不同,可能说明这些经历能给现在及未来工作带来什么更有意义。
中国的建筑设计圈其实有个很明显的割裂,大量服务于开发项目的商业设计圈,及专注建筑学本身的学术圈,大家经常会忽略了对方的领域。在我看来两方完全有机会可以更好的结合,怎样在商业项目中加入更多的思辨思考,不仅更好的满意业主的需求,而且更可能多的带来对专业及社会的效益,是我想努力的一个方向。
我们团队的名字,Navi是一个有引领意义的词。我们首先是基于人的一个共识、人的共同感受去做设计,相信自己的切身体验,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启发更高层面的认知,这是我们试图去做的一个事情,一个追求的方向。
我们是介于服务于开发商的资本和服务于建筑师个人理念的中间状态,出发点是想要做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活的设计,是爸爸妈妈也能感受并喜欢的建筑,而不是仅仅提供拍照的建筑。因此我们必须直面市场,去了解生活在城市里的普罗大众的需求。相比于非常市场化的公司,我们拒绝油腻,拒绝套路,我们乐于接受不确定性,这也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和甲方一起做出一个真正能服务到人的生活的项目。
宝德乐山科技城项目是我们成立以后第一个项目也是第一个中标的项目,开发商是一家科技公司,围绕"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打造乐山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在这个项目中不管是资源的调配、进度的管理、还是质量的把控,各个环节我们都是和甲方一起成长,去探索如何使产业园更好的服务于人。
田申:每个项目都会在过程中让我学到不同的东西,如果要选一个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在家琨建筑时参与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怎样理解文化,怎样理解地域,怎样理解材料,处理空间,甚至怎样思考人,最终凝聚成了方法论的思考,而这也影响了我后续一系列的工作。
许海峰:相比较张扬的作品,最影响我的其实是一个看似平凡的项目,上海万科御河企业公馆。这是一个类型丰富、百科全书式的项目,在德式事务所严谨的作风下,我们的团队有非常充足的时间,从方案到扩初到施工图,经历二十多次的巡场,非常扎实的去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构造、材料的比选、落地的效果把控等等。现在的快节奏下,我们很难得有机会能钻到一个那么小的尺度去持续的深入研究这些东西,这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我的很多做设计的肌肉记忆,都来自于此。
·上海中心,Design ©Gensler
邓泽青:昆明雅居乐项目是我设计思维的一个转换点,让我找到了从模式化设计转向创意设计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遵从自己的体验,投入真实的感受。设计之初想做一个高山流水的峡谷的概念,峡谷内有流水,两侧是当地梯田的形态。但至此建筑给我的感觉还是冰冷的,于是在城市入口的关键节点悬挂了一只金丝猴,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正招唤更多的小动物们过来围观,这让场地的气氛有了灵气。后来这些想法在开发商其他项目中也被延续了下来,这更我坚信坚持自我感受的力量。
Mindaugas:我一个非常好的立陶宛建筑师朋友,叫做Audronė Kaušpėdienė,她已经快70岁了,她几乎不会去触碰电脑和各种软件,只需要一支笔,依然创造着非常让人惊艳的建筑,作为一个前浪之前的前浪,至今非常受人尊重并且并没有过时。我相信建筑行业对于每一代都有他们的空间,现在年轻的建筑师需要学习可持续设计,BIM,参数化以及等等我们甚至还不了解的可能出现的技术,那么成功的关键就是跨年代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协作与接纳。
李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不认为前浪建筑师资源一定好,现在的后浪建筑师要有所作为就更难,相反,在某些程度上后浪在资源上一定是有优势的。前一辈建筑师受限于各种技术,很多想法是无法实现的,甚至想都没想过,而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并不是难事。他们是一个拓荒的年代,任何一个年代或行业,真正优秀的人都是凤毛麟角。对于希望做出优秀作品的年轻建筑师,我想说真正能穿透人类历史的,只有艺术。现在是一个技术爆破式发展的年代,反而衬托出人文和艺术的重要性,应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田申:前浪后浪都是浪,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还在这个浪头的时候,能做出表达这个时代的设计,站在前浪巨人的肩膀上,做出属于当下的建筑,而把眼光撒向未来。
许海峰:我觉得大家都在关注后浪和前浪,其实也应该多多关注我们中浪(笑)。前浪在最好的时代,面对相对少的约束完成了自己的建筑实践,90后的后浪们大多树立了佛系面对一切的人生观,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我们80后中浪既没有黄金建筑二十年的机遇,也缺少90后的洒脱,如何找到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推荐
这里是一份 IN工作室最近在看的书:
《激荡三十年》
许海峰:接上面前浪后浪的话题,推荐这本书。很多年前看了第一遍,最近在看第二遍,吴晓波老师的很多观点其实我未必完全认同,但这本书近距离的采访到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以来的各路企业家的浮浮沉沉,整个社会的躁动,癫狂,激情,喜悦,不安,呐喊,酣畅淋漓。不同人生阶段看,会获得不同的体验。
《人类简史》
Mindaugas:最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并没有太多新颖的知识点,更多的是从一个成体系的角度去讨论作为人类这个群体,我们去过何处,前往何方这个命题。我相信人类在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过程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强盛,繁荣和健康。而建筑师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因为我们是在第一线去设计未来。我们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时不时的提醒自己这个使命。
《三体》
田申:看了很多遍,很多人也都看过,但我还是要去推荐,对未来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启发。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李杨:虽然是大名鼎鼎的理论著作,但一直不喜欢后现代主义建筑所以没看,最近听汤姆梅恩在讲座上推荐,非常好奇,因为他们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不过他也幽默地说“这是一部超棒的理论书,但是文丘里的房子就别看了”... 确实非常多启发。我们对于不同的观点应该更多包容,试图理解,不应简单以好恶去评判不了解的东西。
《建筑的模式语言》《造房子》
程宇:《建筑的模式语言》伟大的著作不需要过多的赘述,真正带我走进建筑设计的哲学,需要常常翻读,时时洗礼;王澍《造房子》,平时偶尔空闲还会拿来翻一翻,文字朴素如其本人,字里行间流露出文人气和作为一个建筑匠人的坚持,在忙碌的工作节奏中,读两句,带你慢下来多一些思考,朴素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图解思考》
邓泽青: 这本书最近又从新拾起来了。里面有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建筑师是问题的解决人。但是建筑上的问题就如我们社会的问题一样,远远比所谓“实用”的水平要深奥得多。一幢建筑物除了提供安全和可靠外,还应该强调精神因素。建筑必须依旧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资讯|专访|游学|招聘|课程
后台输入“投稿”“合作”“转载”了解相关内容
编辑:Alex魏,Archlady,雪亮,饭困,梁仟,leon
资讯|专访|游学|招聘|课程
后台输入“投稿”“合作”“转载”了解相关内容
编辑:Alex魏,Archlady,雪亮,饭困,梁仟,leon
青建专访:
青建专访:
【青建专访】Heatherwick
【青建专访】Snøhetta & 2Portzamparc
【青建专访】虹夕诺雅御用设计师设计师东利惠
【青建专访】archimorphic涂洛雅
【青建专访】HASSELL董事 何显理
【青建专访】Aedas全球设计董事韦业启
【青建专访】建筑评论家李翔宁
【青建专访】Benoy董事庞嵚
【青建专访】Zaha事务所总监大桥谕
【青建专访】法国交通建筑设计大师阿里
【青建专访】AIA上海分会年度设计奖联合主席姜宇捷
【青建专访】RSHP合伙人Richard Paul (上篇)
【青建专访】RSHP合伙人Richard Paul (上篇)